2017年农药舆情怎样?
更新时间:2018-04-30 关注:2834
2017年新修订《农药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 称“《条例》”)颁布实施,无疑是年度重大的事件,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舆情走向,一系列农药管理新政出台,农药二维码改革,农药管理局成立,农药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等,这些虽然谈不上波澜壮阔,却见证了这一年行业的跌宕起伏,不平凡。
伴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,高毒农药禁限用、环保风暴、兼并潮、涨价潮、 转型潮等热词频频闪现,主导着全年舆情的焦点。
为了解掌握农药领域的舆情信息,服务农药安全监管,2017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继续开展了农药舆情监测工作,笔者对收集的78万多条农药舆情样本进行了汇总梳理,对全年舆情情况进行了分析。
1、农药舆情特点
1.1 舆情发生量有所回升、官方引导正能量 2017年虽然没有特别重大的舆情事件发生, 但舆情数量有所增加,共 产生与农药相关的舆情78万多条,较去年的32万条有大幅度的提 升。通过对样本分析,正面舆情与中性舆情共占比64%,较去年的51%有所上升;负面 舆情占比36%,较去年的49%有较明显的下降。 这应该与国家不断强化信息网络诽谤等问题治 理,加强政府信息公开、回应社会关切,降低不真实的负面爆料有关。从舆情内容来看, 2017年政策性新闻明显增加,主要原因是新 《条例》颁布实施,相关配套规章出台,农药管理局成立等管理和政策层面的重大变化,强化了政策性新闻的传播力度。政府层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,推出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及农产 品安全的政策,引发了多次正面舆情浪潮,农药使用量“零增长”,七大专项整治、辟谣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等,表明了各级管理部门对保障食品安全、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心和态度。同时,官方媒体积极引导舆情走向,向整个舆情领域注入了正能量。这些现象表明, 官方场已经逐步发展、强大,在争夺舆情 制高点的战役中,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1.2 市场依然是关注焦点 从全年的农药舆情类别看,社会公众关注焦点跟往年相似, 围绕农药市场、环境保护、重大病虫草害、农药残留等方面,分别占总舆情量的48.40%、 16.32%、15.00%、12.25% (图 1)。其中农药市场方面的舆情较2016年38. 81%有大幅度的提升,农药价格的波动可能是造成农药市场类信息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。2017年由于环保风 暴引起的原药涨价潮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, 给行业及市场带来了不小冲击。
舆情类别分布
1.3 全年舆情基本平稳 2017年新闻量月平均6.5万条,舆情发生的时间分布而言, 2017年1月受节日影响,舆情发生量偏少,不足1万条。2月进入春耕备耕,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条例(修订草案)》, 舆情数量上升至5万条以上。3月农业部开展七大专项整治,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修订 后的《条例》,引燃了舆情,3月至6月份, 舆情数量持续走高,月舆情量均在7万条以上。经历了 7月份的低谷后,受欧洲“毒鸡蛋”风波、媒体报道“问题大葱毒死羊”事件、“工业协会怒怼腾讯公益”等舆情的共同推动,8月和9月舆情发生量又呈现出上升趋势。经过10月份的小低谷,在中化先正达并购收官、农药二维码新政落地等舆情的影响下,舆情再次回暖,12月舆情量达8万条以上。舆情走势明显与农产品生产供应的季节性相关,年底舆情出现反弹,则与冬季农产品供应主要由设施农业生产有关(图2)。
1.4 北京及沿海舆情集中 从舆情分布区域看,2017年舆情仍多发生在东南沿海,部分内陆省份舆情数量发生较往年有所增加,舆情传播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为北京、上海、山东、浙江、广东、河北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和新疆 (图3)。舆情传播量仍是北京多,占舆情传播 总量的11.39%,这与北京媒体数量多,影响面大,主流媒体较多设在北京有很大的关系。但北京舆情量占比较往年有所下降,这可能是因为自媒体的不断发展,导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相对弱化。除北京这个舆情传播中心外,上海、山东舆情发生量也位居前列,分别占总传播总量的7. 06%和6. 02%。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等西北省份舆情相对较少。东南沿海舆情发生量仍占很大份额,原因在于:一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,农产品需求量大,农产品来源复杂;二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,公众更重视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各种媒体相对活跃,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更容易被关注。
2、热点舆情评点
2.1 新修订《农药管理条例》颁布实施 新 《条例》有三项重大变化:一是严格全过程管理。将原由多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,对农药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, 建立进销货?验、质量检验和废弃物回收等制度,加强剧毒、高毒农药监管。二是强化主体责任。明确生产经营者对农药安全和有效性负责,要求健全质量管理制度,及时召回有严重 危害或较大风险的农药。三是加大处罚力度。 提高对无证生产经营、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 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列人“黑名单”管理,为餐桌上的安全提供法治保障。
2.2 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自2015年农业部启动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来,至2017年已连续3年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。农药使用零增长关键的是“一公里”,推动千家成户转变用药理念至关重要。做到减量不减效,关键 是要有好的农药,有好的使用技术。
2.3 农药管理局成立 经编办批准,2017 年10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加挂“农药管理局”牌子,标志着农药管理进人一个新阶段。 新《条例》赋予农业部全程监管的职责,成立 农药管理局,是形势的需要、任务的使然,意 义重大、影响深远。
2.4 环保风暴引农药涨声一片 盘点2017年的农药舆情热点,农药市场类信息再登榜首,原 因之一是因为环保风暴引发的农药涨价潮, 特别是年底的时候,几大主流产品几乎一周一价,原药普涨40%,部分品种上涨100%。涨价潮中,让不少农药企业压力巨大,同时也促成了行业洗牌,淘汰落后产能。从企业报表中分析,农药大企业迎来了春天,开始回暖,这轮涨价潮,是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经阶段,也是企 业优化升级的契机。
2.5 政府协会发力狙击农药相关谣言 2017年 6月30日,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,农业部对香蕉浸泡不明液体、 西瓜打针、激素草莓、无籽葡萄、顶花黄瓜、 蘑菇重金属、猪肉钩虫、速生鸡、螃蟹注液体、 避孕药黄鳝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,官方权威发声加以解释澄清。9月,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,及时组织辟谣,谣言所涉及的当事企业是辟谣一责任主体,严厉惩处谣言 制造者和传播者。9月初,腾讯公益发布“留守 儿童健康守护包”公益活动,在解释材料里特 别提到农药对留守儿童的危害。9月12日,中 国农药工业协会向腾讯公益发布通知函,要求 其撤回有关项目的不实宣传,并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。
2.6 整合重组频现,行业门槛抬高 2017年也可称为兼并重组年,全球农化圈掀起兼并重组浪潮。6月7日,中化对瑞士先正达的收购收官,8月31日杜邦和陶氏化学合并交割完成,拜耳和孟山都强强联合,湖北沙隆达完成对以色列ADAMA的收购,这些对新形势下的农化企业将造成深远影响。在国家政策层面,也在鼓励农药生产的集中化和规模化,农业部在《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》中提出,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,兼并重组一批中小农药企业,培育一批大型农药企业集团,提升农药企业竞争力。兼并重组是未来 发展的必然趋势,行业将向着大而强的方向发展。
2.7 “欧洲毒鸡蛋”,他国之痛,吾国之鉴 2017年8月,比利时通报产自荷兰的鸡蛋中检出氟虫腈,包括德国、英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通报发现问题鸡蛋,原因是养鸡场用氟虫腈进行清洁。由于这些国家的禽蛋产品未获得我国检疫准入,该事件中涉及的鸡蛋产品未流人国内市场。养殖环境消毒可能给畜产品带来的污染和危害,这次的欧洲“毒鸡蛋”风波给我们的监管敲响了警钟。
2.8 “问题大葱毒死羊”折射农药监管问题 2017年8月,媒体报道,山东寿光的100多只羊在食用附近冷库丢弃的大葱叶后死亡,大葱来自辽宁沈阳,含有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甲拌磷。对此网友提出四项质疑:一是残留检测去哪了?二是产地溯源为什么没用?三是 “禁用农药”哪来的?四是为什么总是出了问题才?处?网友质疑拷问现行农药监管制度,折射农药监管问题。客观上看,目前我国以小农经济为主,点多面广,监管难度大、成本高, 终端难以全覆盖。随着一系列农药新规的实施、落地,从国家层面强化农药管理,或将有助于堵住农药监管漏洞。
2.9 二维码新政出台促行业转型升级 2017年 9月农业部发布《农药标签二维码管理规定》 公告,自2018年1月1日起,生产的农药产品标签上必须标注二维码。该新政的实施将成为农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里程碑。“一瓶一码”的二维码管理,对生产企业、经营者、监管者都将 带来诸多好处。二维码为做好农药监管工作提 供了有力保障,有利于产品质量追溯、净化市场、遏制恶性不正当竞争。对农药企业来说,赋码有利于企业向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。虽然赋码会使农药企业增加成本,但可为企业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,合法经营的农药生产企业则可以此为契机,提升竞争力。
选自【中国农药网】
-
上一篇:杀菌剂景气来袭 供应格局